注册 | 登录 | 投稿 | RSS手机访问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夔”的传说

时间:2014-09-08 来源: 作者:

请记住我们的唯一域名:www.cqfjly.com 重庆奉节旅游 每个字第一字母 小圆点 . 字母com

 

作者:爱夔pNM奉节风景网
“夔”,一个不好认不好写的字,却与奉节有很深的渊源,作为地名,几乎只是奉节独有。如:夔州、夔府、夔峡、夔关、夔门等地名;夔龙、夔面、夔梳、夔柚等物品名称。“夔”,究竟是何物呢?pNM奉节风景网
“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先后接纳了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几大支流后,水量巨增,而两岸山势却逐渐逼近。到了盆地东缘的重庆奉节县,巍峨的巫山山脉横亘在前,江面突然开阔,形成从湖北秭归至重庆的三峡水库库面最宽阔的水域。(其175米水位时水面宽达2公里多),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主席描绘的“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色。古夔州城(又称瀼西、瀼西古城)就座落在这最宽阔水域北岸的台地上。这里是长江与梅溪河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地势开阔平坦。这里建有七百里三峡中最大最好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也是全国最早建县的36个城市之一(公元前314年,先秦时期,在瀼西建县。)曾是路、州、府、郡、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的中心。pNM奉节风景网
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个最古老的民族,这里诞生了一个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夔。pNM奉节风景网
余秋雨说:一个文化的本质,不仅仅由地理决定,还需要一个深层次的文化原型,“夔”就是夔文化的原型。人们说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我要说三峡地区就是古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夔”就是三峡地区古人类的代表人物,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这里的文明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pNM奉节风景网
这决不是故作惊人之谈。不论从人类生存环境着眼论证或依据考古发现,学界都公认:三峡人类活动历史久远,三峡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巫山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直立人,距今200万年。《奥妙》杂志称:“三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研究人猿分野的地域。中华民族的祖先,黄种人的祖先,乃至其他人种的祖先,就是从三峡高地走出来的。”2001年发现的“奉节人”距今12万年——75万年。在“奉节人”的身边还发现两根刻有人为划痕的巨型剑齿象门牙化石,一个14万年前人类制作的可以吹奏的石哨——石鴞。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史前人类艺术萌芽时期的作品”。奉节考古还发现距今10万年的草堂人类化石点;距今8000年——7000年的鱼复浦遗址,老关庙遗址,“天下第一陶”等等,无不说明奉节文化作为一种“始源性文化”,独立展示了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的系列演进过程。pNM奉节风景网
依据管维良先生人类生存环境理论分析,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人类没有能力治理水患,三峡地区是原始先民最理想的栖息之地。依山傍水,既可利用水利,又能避免水害;既可农耕,又可渔猎。古夔州所在地——长江与梅溪河交汇处的河谷一级台地,正是原始人类最理想的栖息之地。这里依山傍水,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整个台地北部略高,东、西、南三面较低,积水排除通畅,沿江一线,河谷宽阔,有丰富的盐泉资源,易于开采,一年有九个月可以利用。既有农耕渔猎之便,又有盐业丹砂之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原始人会用水治水,最先懂得利用自然资源,说他们与其他地区先民一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史前文化的灿烂辉煌时期一点都不为过。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期,这里因盐业资源丰富十分富庶,先民“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见《山海经.大荒南经》)生活在这样的极乐世界里,人人都有文化、音乐修养。他们献歌尧舜,成为尧舜时的著名乐师——“夔”,成为大禹手下的治水英雄。pNM奉节风景网
那么,“夔”究竟是一个拥有什么样文化的先民呢?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夔,“如龙,一足,从夂(像人两胫有致之者——拖着一只脚)。象有角、手(手拿蛇),人面之形。”(《说文解字》)。新版《辞源》关于“夔”有7个义项:一说是山怪;二说是古代的一种海兽名;三说是野牛;四说是尧舜时的乐官;五说是远古时期的隗国、归国;六说是夔州、夔府的简称;七说是一个姓。《通志.氏族略二》:“夔,子爵,哶姓,楚君熊挚之后。” 关于夔,文献记载不多。作为地名,几乎只是奉节独有,“夔”字似乎与奉节特别有缘。pNM奉节风景网
关于“夔国”,一直以来都认为“夔国”即“夔子国”,故地在今湖北秭归县。如《郭沫若全集 .考古篇》称:“当即蜀鄂交界处之夔国”,“其故地即今湖北的秭归县”。笔者认为:夔国是夔国,夔子国是夔子国。不能把夔国与夔子国混为一谈,说“夔国”就是 “夔子国”。地处今奉节一带尧虞时的夔国不是春秋时湖北姊归那个“夔子国”。明正德《夔州府志》记载:“帝喾封其支庶于蜀,其后称王。长曰蚕丛,次曰伯庸,三曰鱼凫。蚕丛国在巴賨之间,夔盖其封域也。”黄帝生玄嚣,玄嚣生硚极,硚极生高辛(帝喾)。在远古部落时期,夔氏族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氏族了。清道光《夔州府志》载:“唐虞有后夔官,名耳。周有夔子国。” 唐尧时代,夔是典乐官,虞舜时期,虞廷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等九官,而姊归那个夔子国建国还在西周初年。这一点王健强先生在《古归国探源》中有认真、深入的考证。认为是乐纬注《汉书.地理志》时,把“夔”和“归”随意拉在一起,擅把“归国”改为“归子国”,《水经注》在叙述姊归时又不加考证地随意拿来一用,误导了后世学者将归国、夔国混为一谈,使古老的夔国淹埋于历史的尘土中,使夔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久不被人们所知晓。这也是夔作为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地名,为什么不在称作“夔子国”古都的姊归,反而出现在奉节,成为奉节地名的专用字的原因。是唐高祖命名今奉节一带为夔州的历史基础。pNM奉节风景网

据已有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分析,推论:pNM奉节风景网
夔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氏族pNM奉节风景网
《国语.鲁语》云:“木石之怪曰夔。”韦昭注:“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缲,或作臊,……人面猴身,能言”。《神异经.西荒经》:“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许余,袒身捕鱼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夔”,似乎与三峡库区神农架传说的野人相似。有研究说屈原《九歌》里的“山鬼”就是“夔”之类,又说“山鬼”即巫山神女。是不是“夔”最早最早时期就像猴子一样呢?章太炎在《小学问答》中从文字学的角度对上述的看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夔即猴身,其字上象有角,下即‘夔’字。‘夔’亦母猴。则夔特母猴有角者耳。”唐兰先生在《殷虚文字记》中对章先生的观点完全赞同,并补充道:“说文对夔的解释,或曰一足,或曰龙,或曰如牛,皆神话也。以字形核之,知必不然矣。”实际上,“夔”是象猴一样的史前人;头上装饰有角后,成为“夔”,就进入氏族部落时期了。pNM奉节风景网
在尧、舜、禹时代,夔、成了重要人物。唐尧时夔是典乐官,虞舜时期,虞廷“分职”的九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垂、益等。九官及其后代直至夏、商、周之际分封到外地的有五,未分封疆土的有四。《史记.陈杞世家》记载了这件事:“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到殷商时代,商代自武丁始,一直延续四个时期祭祀先王及配偶时称“夔”、“高祖夔”、“夔母”,——指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见《甲骨文史记商代世系对照表》。是否商王的祖先就是生活在三峡地区的那个“夔”呢?据研究,商契以前的早期图腾就是半猴半兽的神,而且从来都是“稷契夔龙”连用。如瞿塘峡《皇宋中心圣德颂碑》就有“若时登庸,稷契夔龙,同寅协恭”句子。又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在商汤灭夏桀的战斗中,夏耕余部在首领被斩,部族覆灭的情况下,“为逃避罪”逃进了三峡地区,在巫山一带定居下来。为什么逃亡中的夏耕余部直冲又远又偏僻又落后的三峡而来,而不是逃亡到其他条件好的地方呢?笔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三峡是他们的家乡,这里是他们种族诞生、繁衍的地方。pNM奉节风景网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分析,“夔”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氏族,“夔”字应该是我们这里的土著——夔族部落的图腾。pNM奉节风景网
夔是一名乐官pNM奉节风景网
《帝王世纪集校》云:“夔放山溪之音,作乐《大章》,天下大和”。《尚书?尧典》云:“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说明在尧的时代,“夔”就是掌管乐典的乐官。pNM奉节风景网
《史记?夏本纪》载:“昔者舜欲以乐传教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夔“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如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臣相让,鸟兽翔舞,《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夔作曲,舜作萧,共同创作“萧韶乐舞”(后称“韶乐”),美妙得招致凤凰来仪。pNM奉节风景网
夔以超人的艺术天才,用音乐、诗歌教化天下,舜认为得一夔足矣。这就是所谓“夔一足”的真正含义。周武王伐纣,盛传这里的“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周成王时期,记载周成王大会诸侯于成周这件事的专辑——《逸周书.王会解》说,四方诸侯贡献的方物中,“鱼人献鼓钟、钟牛。”这说明我们这里的先民善于制造乐器。(明正德《夔州府志》载:“周为鱼复国。”鱼复国的 人称作“鱼人”。)楚得夔地,吸取夔之土著文化,古夔人的音乐天赋对后来的楚声乐舞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说,《楚辞》中的“大招”就是“大韶”之乐。西汉刘邦好楚声,以楚之音乐为汉之国乐。唐代,能歌善舞的夔州人创作的“竹枝歌舞”、“巴渝舞”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这些典籍无不说明,我们的先民多么爱好音乐。古代文献的记载证明了奉节兴隆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决非是偶然的。pNM奉节风景网
自古以来奉节人有尚歌舞,好歌诗的习俗。诗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到了无诗无以言,无诗无以行的地步。这里的人们总是诗意地思维、劳作,诗意地表情达意,其诗意的精神特征十分明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解不开的诗歌情结,在整个生活、传统、精神、意识等方面都是诗歌式的。诗歌情结已凝聚在人们的血液中,积淀在奉节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我想这一点也决非偶然。pNM奉节风景网
夔是治水能人pNM奉节风景网
大禹治水,“召集百灵,授命夔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山君长”,古代首领。夔龙,是一个帮助大禹治水,立下很大功劳的氏族首领。在人类尚无能力治理水患的时候,三峡地区是原始先民最理想的栖息之地。依山傍水而居的夔族人最先懂得利用自然资源,早就会用水治水了,个个都称得上是治水能人。pNM奉节风景网
夔是巫的首领pNM奉节风景网
《夔州图经》曾生动记载:“夷事道,蛮事鬼。初丧,鼙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而今仍在三峡一带流传的“扛神”、“还愿”时跳的巫舞多作“禹步”。为什么“巫多效禹步”呢?“禹步”是一种什么走路姿势呢?其实古代文献所称的“禹步”是指大禹走路的姿势。大禹治水累坏了脚,只能拖着脚走路。《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跳着走)而行。”夔与大禹同时治水,敬佩大禹的夔效法大禹,以“禹步”为自己氏族的光荣,特以头插羽毛,手拿蛇,拖着脚的形象为自己的图腾。这就是我们的“夔”字所要传达的信息——夔是最大的巫。巫,是氏族、部落的精神文化领袖。具有超常的智慧,精通巫术、医术,通晓历史、地理、博物、经济、文化等。远古时代,巫通常管理部落,代本氏族向鬼神陈述心愿和请求,并代表鬼神传达鬼神的意志和命令。pNM奉节风景网
综上所述,不论夔为何物,不论她究竟与奉节有或没有渊源,但文献记载,奉节考古发现,奉节独有的地名、物名,奉节尚巫习俗,奉节人唱诗歌舞的集体无意识行为,以及从古到今有关山怪——野人的传说,那么多的结合点都指向着“夔”,难道这都是巧合吗?面对历史上确实存在着的这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以旅游富县的奉节人可以无动于衷吗?历史拱手送给我们的这样一个能为旅游服务的品牌,我们可以拒之门外吗?pNM奉节风景网

 

已有 位网友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验证码: